伏波山景区位于桂林市漓江之滨,是“两江四湖·象山” 5A级景区的核心游览区域。景区以历史文物闻名,集山、水、洞、石、庭院、文物六美为一体,步移景换,曲折有致,是桂林山水的缩影,素有“伏波胜境”的美誉。 伏波山海拔213米,相对高度63米,因其半枕陆地,半插江潭,汹涌的波涛被山体阻挡而形成了巨大的回流,古人取其“麓遏澜洄”,意为降服波涛,被誉为“漓江的守护神”。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光武帝派伏波将军马援出兵交趾郡。人们为怀念马援,在山上建祠奉祀,并以伏波将军名号作为山名,马援将军曾保桂林一方平安,所以伏波山也被称为“伏波平安地”。景区内主要景点有平安榕广场、伏波晚棹牌坊、癸水亭、公主钟亭、还珠洞、试剑石、摩崖石刻(米芾自画像、鹿鸣宴诗)、摩崖造像(唐代佛教造像、道家造像)、千佛岩、千人锅、听涛阁、元代河堤等等。
【伏波晚棹】伏波晚棹是解放后兴建的仿石牌坊,横额“伏波晚棹”是当代文化名人楚图南先生手手笔。古时漓江水位高,古人游览伏波山,得摇着小船来。傍晚时分,站在江边可以看见非常美丽的风景,青山绿水、竹筏鱼鹰、袅袅炊烟,还能听到从远处传来的寺庙钟声。所以广西布政使彭而述就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伏波山下系江船,画角钟声破晓烟。无数青山浮水出,中流夜雨带帆悬。”这描写的是当时伏波山著名的一景——伏波晚棹。
【公主钟亭】山脚下是景区内著名的公主钟亭,亭内的大铁钟铸造于公元1669年,整个钟重达2524公斤。钟顶为双龙钮,上层铸有佛教的《波罗蜜多心经》,钟身铸有铭文,分别为“皇图巩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它是清朝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汉人格格和硕格格孔四贞为了纪念她的父亲平定粤西之功所建造的。
【千人锅】千人锅位于江边的回廊上,也是景区内一件非常有名的历史文物。铸造于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与大铁钟同为和硕格格孔四贞在广东的佛山铸造的。在锅沿的两边,能看到一些模糊的铭文,它是以前定粤寺里的一件法器,供香客插香用的香炉。锅底有一处损坏的痕迹,是当年抗日战争时被日军的炮火毁坏的。桂林民间有俗语:“绕锅转一转,财富千千万”。
【还珠洞试剑石及米芾自画像】还珠洞洞高4-6米,总长127米,洞内刻有造型各异的摩崖造像45龛219尊,摩崖石刻108件,是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历史文化荟萃之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洞中有一根神奇的石柱,状若浮柱,上大下小、离地仅一线之遥,我们把它叫做试剑石,也叫做状元石。民间有句俗语:岩石连,出状元,说的就是只要这块石头每与地面相连一次,桂林就会出一位状元,而自从有科举制度以来,桂林一共出过8位状元。
米芾自画像是整个还珠洞内最珍贵的石刻。石刻上题写“潘景纯 米黻(fú) 熙宁七年五月晦日同游”。是北宋大书法家米芾与友人潘景纯游览还珠洞后所题写的。多年后,文人方信儒游览还珠洞内,发现了米芾这一题刻,非常兴奋。正巧当时,收藏了这幅自画像的米芾的曾孙米秀实在静江府任职,于是方信孺将画像借出,摹刻在了米芾题名的右侧,米芾的传世作品非常稀有,在还珠洞内,我们不仅能看到米芾的题刻,还能看到米芾的自画像,这是非常难得的,是广西重点保护文物。
【癸水亭】“癸水绕东城,永不见刀兵”。癸水意为漓江,南宋诗人范成大时任静江知府,在伏波山北临水处建造癸水亭,并赋诗“愿挽江流接河汉,为君直北洗檐枪”,以期盼四方和平,百姓安居乐业。